文章来源:E展网
发布时间:2015/5/15 13:35:33
关注人数:
查看此展会详细页
铁腕反腐已见成效, 2015年出台的各项法规政策,让食品安全领域风势骤起,民众期盼重拳治理食品安全,检测仪器、设备的制造企业和检测认证机构同样期待严刑峻法、铁腕监管。
食品和农产品领域盈利放大的曙光,出现在2013年国家理顺食品和农产品安全监管之后。2013年,农业部安排12亿财政经费支持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,新增检测机构388个,检测人员2.7万人。2014年4月国家食药总局开展了省市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试点,1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全国首批30个县级食品安全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名单,在检测仪器领域的总投资超过2亿元,预计2015年的投资规模将达70亿。目前,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梳理食品和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,对设备的采购更为严苛和谨慎,需要设备制造企业在品牌塑造和质量提升方面练好内功。
快速检测仪器是近几年异军突起的黑马,2014年,我国食品快速检测仪器市场迅速增长,全年市场份额达到20亿元。2015年,国办“食安七条”、新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召回办法的颁布实施,无疑给快速检测设备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遇。第一,国家和省市监管层面在努力打通监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社区、县、乡的执法人员需要配备快检设备。第二,食品和农产品企业、大型餐饮企业和平台电商的安全责任越来越明确,大量送检或自建实验室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是不可承受之重,快检无疑是性价比更好的解决方案。第三,主要城市的农贸市场、大型超市已经或正在设立快检实验室,随着应用的普及和民众消费能力、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,民众的市场教育会快速完成,家庭消费市场会迅速爆发。第四,快检的标准制定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,很快可以与实验室仪器正面竞争。即便是没有标准,快检作为“协警”的作用也是无可取代的。最后,因为国内发展的不均衡,部分偏远地区受人力、资金等因素制约,也会更加青睐快速检测仪器。
最严《食品安全法》的出台,虽然令作为供应方的仪器企业心花怒放,令消费水平提升之后的消费者欢欣鼓舞,但农产品种养、食品加工制造和销售企业却难免成为惊弓之鸟。如果市场化的供需不能匹配,仅仅靠政府监管的订单,仪器企业也难以长期良性发展。因此,标准法规如何提升、政府如何监管、源头如何治理、企业如何发展、检测技术如何匹配,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、市场化的食品和农产品安全发展道路,是将于2015年7月18-20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“2015北京国际食品和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展览会(FATS Fair)”的使命,也将助力快检企业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奔跑。